深圳市捷比信科技有限公司 > 资讯中心 > 综合资讯 > 正文
Vishay发布新款汽车级精密薄膜片式电阻的实验室样品套件 压敏电阻和TVS管的区别
压敏电阻/SPD在并联电路中的脉冲电流分配
1问题的提出
在压敏电阻/电涌保护器(SPD)的应用中,经常会遇到图1所示的三种情况。
解决上述三个问题都要求掌握脉冲电流在并联支路中的分配规律。下面讨论在并联配对和多级保护中的电流分配问题,并由此引伸出实现“并联配对”和“多级特性配合”的工艺方法,这些方法也适用于解决图1c的问题。
2 并联配对中的电流分配分析
2.1并联配对中选定电流条件下的限制电压
前面已经说到,当单个压敏电阻元件的最大脉冲电流峰值[Imax]和安秒资源(能量资源)值[As]R低于要求值时,可以用两个或更多元件的并联组合来解决;并联组合也用于降低限制电压。对于这种使用目的,通常用同样型号规格,并且最好是同一生产批的产品进行并联。
2.4压敏电阻/SPD并联应用中应考虑的问题
在压敏电阻的并联应用中,除了要考虑上面所述的电流在各支路间的分配特性外,还要考虑其它方面的一些特性,主要是:
1) 压敏电压是在直流1mA的条件下测量的,限制电压指的是电流密度几十安以上的脉冲特性,压敏电阻在这两种状态下的导电机理不相同,因此压敏电压和限制电压的变化规律差别很大,例如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,压敏电压对温度相当敏感,而限制电压则基本上不受温度的影响。冲击老化后,压敏电压下降,而限制电压则上升,在接近寿命终点时,压敏电压下降为10%左右,而限制电压的上升大多不超过5%。因此用压敏电压作为并联配对参数的效果,不如按低脉冲电流特性进行配对的效果。而且,当按压敏电压进行配对时,必须是“初始”压敏电压值。
2) 有的产品由于制造缺陷,压敏电压中包含有不稳定的“亚稳”成分,一定的冲击电流应力可以使它消失。限制电压一般不受亚稳成分的影响。因此当以压敏电压作为并联配对参数时,在测定压敏电压以前,应先对产品进行“冲击老化”,消除亚稳成分。
3) 压敏电阻的“安秒资源”。每一只新出厂的压敏电阻都具有一定的脉冲电流安秒资源,在使用中每泄放一次浪涌电流,就消耗掉一点安秒资源,当它内在的安秒资源被消耗完后它的寿命也就结束了。例如表1中的两只产品,小脉冲电流时№1的电流为№2的3~2
倍,而在压敏电阻器的整个工作寿命期内,小脉冲电流出现的概率很高,它所消耗的安秒资源不可忽视,因此№1产品往往提前失效。所以在并联配对中不仅要考虑最大脉冲电流,还必须考虑安秒资源。在同一生产批的产品,其安秒资源也不是一个定值,而有一定的分布范围。但是,技术上现在还没有一个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,来测定每个产品实际具有的安秒资源。
2.5压敏电阻/SPD并联配应考虑的主要因素
综合上面的讨论,在制定并联配对方法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:
1) 并联配对的目标是,无论是在窄波还是在宽波脉冲电流条件下,无论是在使用寿命的初期还是老化后,各并联支流中的电流峰值应接近相等,也就是说各支路的电流比值应接近于“1”。
2) 并联的压敏电阻器应是同一生产批的产品,它们的安秒资源应大于规定值,并且必须经过配对。
3) 配对以前,应先经过规定的老化筛选处理,剔除有早期失效隐患的产品并使特性稳定。
4) 并联配对的优选参数是压敏电阻脉冲V-I特性的高α区段的脉冲电流,对8/20脉冲电流而言,约为50A/cm2~100A/cm2。
5) 初始压敏电压也可作为配对参数,但不是最好。
3多级保护中的特性配合
4结论
1)用压敏电阻器的脉冲V-I特性方程,分析压敏电阻并联组合中的电流分配的结果表明,同一组合中的各元件必须是经过特性配对的元件,否则不能达到并联组合的目的。配对应使得压敏电阻正常限压工作区的低端特性尽量一致,因为脉冲V-I特性的高α区段在低端,这里的特性一致了,其他区段的特性就自然相同了。对8/20脉冲电流而言,大体是50A/cm2~100A/cm2 。
以初始压敏电压作为配对参数也是可以的,但效果不如前者。
2)压敏电阻型电涌保护器(SPD)的多级保护系统,通过采用各级元件的脉冲V-I特性方程计算各级的电流分配,可以实现在各种脉冲波形条件下的级间配合。各级之间可以不用串联耦合元件,而依靠各级压敏电阻采用不同特性的元件来实现级间配合。
3)在实际工作现场,有很多压敏电阻并联的情况,例如同一工作间里面的多台设备,用同一相工频电源供电,它们的电源输入端往往有压敏电阻保护电路,而这些设备是由不同生产企业提供的,接入其中的压敏电阻的型号规格常常不同,当电源线路中出现雷电脉冲或操作过电压时,有可能导致某个设备的压敏电阻器损坏。
Vishay发布新款汽车级精密薄膜片式电阻的实验室样品套件 压敏电阻和TVS管的区别